1958年霍山石斛由野生变为栽培的经验介绍

霍山米斛 本站编辑 暂无评论

 安徽省卫生厅中医处胡天放1958年在《中药通报》发表“霍山石斛由野生变为栽培的经验介绍”,其中提到:

一、石斛产于安徽省霍山、黄山、九华等地。以霍山产的质量最好,称霍石斛,全国著名。其特征是茎短肥嫩, 肉质多浆,在口中嚼之无渣滓,清凉浓润。为清胃热、补津液的特效药。

二、古时六安,包括霍山,从前产量较多,每年可出五六十斤,近年来天然石斛,由于历年采挖, 己渐稀少。

三、产区自然环境:霍山产石斛的地区,多在铜山寨、六安寨、三龙岩诸高峰,海拔300 m以上,夏季不炎热, 冬季不严寒,气温在20一 30℃之间。

常年多云雾,阴湿,雨量不大。石斛多生在向北背阴的悬崖峭壁凹隙中与古树荫下,不受强光照射和雨打风吹的地方。

空气流通,排水良好,土层薄松而肥沃,下面砂砾,上面含有丰富叶腐植质的黑土,满布苔藓,阴凉湿润。

四、选地与整地:石斛天然生长的习性,是喜潮润,不需多水,怕强光又要通风。霍山石斛培植场设在佛子岭北面,岩壁峭立,峡谷深陷,清溪从上直泻而下,形成瀑布,,岩下湿雾朦胧,冷气逼人

适合石斛的生长。将石缝扩大,下面疏开,以便排水,中填砂砾,上面铺一层富有腐殖质的沙壤土,覆盖青苔绿藓,以保持土壤水分。

五、由于该山野生石斛稀少,寻找石斛母株进行繁殖,是有困难的,我们共找到2 kg多,选择健壮根多、茎色青绿、无枯梢断秆的作苗秧。

在未栽前,切勿浇水,并须放在阴凉潮湿通风处。

六、据当地老药农讲,分根栽植的满一年后收获,分枝栽植的满二年后收获。石斛以用鲜者为佳。

两次较早的霍山县野生资源调查

安徽农业大学的于力文、丁亚萍、吴文生等1996年发表“试论科技攻关在霍山石斛开发利用中的作用”,其中提到:霍山石斛商品药材一直以野生采集为主要来源,产量日益减少,甚至枯竭原因很多。

霍山石斛野生生长的生态条件极为特殊,多生于悬崖峭壁北向阴沟凹处,更需山溪在侧,雾露湿润,凉风习习。

植株贴附于岩石峭壁或树皮上,根不入土,入土即腐,更不耐水浸。

在其适宜的生长环境中,霍山石斛的生长也极为缓慢,每年春天多由上年老茎基都萌发一短枝,此新茎在三四个月后即停止生长,待第三年才开花结果。

平均长1-5 cm的一个蒴果内种子可达数万至十万之多,可见种子之细小,所含营养物质极少,且无胚芽、胚根之分化,实为种胚,在自然条件下萌发

率极低,故而资源稀少。又因商品价值极高,乱采滥挖一锅端,濒临绝灭。

1980年10月和1983年10月曾两次在霍山县境内进行野生资源调查,了解到药农在8处采集过霍山石斛后,仅在其中3处采到霍山石斛4.4 kg, 另5处已荡然无存(另据1993年《霍山县志》记载,

1980-1983年间,医药公司两次组织霍山石斛普查小组,并聘请2名采集石斛经验丰富的老药农,对

县境内野生石斛原产地10多个乡进行全面调查,蕴藏量约10 kg)。

霍山石斛——密集分蘗

卢炯林等在1990年出版的《河南省珍稀濒危保护植物》中记载:霍山石斛为亚热带兰科附生植物,生于避风、背阴的山沟峭壁上。

喜荫蔽,怕直射阳光,在温暖多雨、云雾弥漫的山谷中,密集群聚生长。周围林木有栓皮栎、青檀、鹅耳枥、崖花海桐、薄叶鼠李等。

霍山石斛常与络石、过桥草、苔藓和地衣植物混生。霍山石斛以其密集的须根系附着石壁砂砾和岩缝中,吸收岩层水分和养

料,部分裸露于空气中须根则从雾气、露水渗透吸水,依靠茎、叶的叶绿素行光合作用。

因此它的生长受小环境的水分,尤其是空气湿度的严格限制,植株低矮,分布地域极为狭窄,

霍山石斛茎节基部分蘗能力较强,基部分蘖节可相继沿不规则方向分生新茎和须根,形成地上茎与须根均密集丛生,属于密集分蘗型石斛,药农称之为“乱头发型”。

一株丛生有150多个茎,布满石壁,但 由于石壁养料贫瘠,植株生长低矮,且开花结实量很少。

霍山石斛是“风灌大的”

2001年刘守金等发表了“霍山石斛的资源及生物学特性”,其中提到:霍山石斛一般生长在海拔250-1200m的傍水岩石上,常在通风较好的西北、东北向的阴坡潮湿的石壁上或有瀑布的悬崖

石上,为瀑布落下水潭击起的水雾随风上飘的环境。

常与藓类和地衣等形成小群落。因环境阴湿通风,故有“霍山石斛是风灌大”的俗称。较耐寒,也较耐旱。

冬天在—10℃下未发生冻害现象,在特别干旱情况下,茎上部的腋芽能萌发成幼苗,但怕积水和阳光暴晒。

采摘过度、零星分布的霍山石斛

2006年出版的《安徽中药资源与开发利用》中记载:霍山石斛野生于海拔300-700m河谷两侧的峭壁上,喜阴凉湿润、通风多雾的环境,当30℃以上、相对湿度50%以下时,则叶脉变黄,叶片

下垂而受损;如岩石渗水过多则易烂根死亡……霍山石斛只能生长在特定的小气候环境里,只能靠茎基不定根的分蘖繁殖,三年以上的老茎才可用作药材,故资源量很少,现存鲜货不过200 kg而已

(注:估计是全省的测算量),零星分布于霍山县的漫水河、落儿岭、清风岭、东西溪、胡家河,金寨县的青山、燕子河、金刚台以及岳西的深山地区。

1982年起,安徽省成立了霍山石斛科研协作组,由霍山长冲药材培植场进行了野生改家种的试验,并于1983年进行霍斛种子试管苗培养在安徽农学院实验室获得成功。

转载请注明:霍山石斛网 » 1958年霍山石斛由野生变为栽培的经验介绍

喜欢 ()or分享